今年6月底,黔南州纪委召开全州民生监督工作现场推进会,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突出问题导向,实施精准监督,此后,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了有效措施,推进民生监督工作取得更好成效。截至8月30日,全州民生监督组共立案982件,结案677件,党政纪处分685人;7至8月立案数、结案数、党政纪处分人数比前6个月分别增加373件、增长61.2%,增加350件、增长107%,增加352人、增长105.7%。
分类指导,解决工作精力不集中问题。针对换届中有的领导干部过多考虑个人进退留转导致精力不专注、工作不持续的问题,以上半年的民生案件数为参考,将全州105个民生监督组划分为落后型、追赶型、领先型三类,分别明确相关领导责任,按照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的要求,分类指导,强力推进。一是清零落后型。把立案3件以下的民生监督组列为落后型,共34个,明确由各县(市、区)纪委书记具体负责,短期内将落后型民生监督组清零,8月底立案数必须达到5件以上,9月底8件以上,结案率75%以上。二是提升追赶型。把立案4-7件的民生监督组列为追赶型,共43个,由县(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具体负责,督促指导奋力追赶领先型,8月底立案数必须达到8件以上,9月底10件以上,结案率80%以上。三是巩固领先型。把立案8件以上的民生监督组列为领先型,共28个,由县(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具体负责,通过快查快结巩固工作成果,结案率必须达到90%以上,立案数每月增长10%以上。
良法引导,解决监督手段不丰富问题。总结提炼民生监督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州推行,引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民生监督组以专项监察为抓手落实精准监督,严肃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加快提升案件数量和质量。一是做好“五查三见”。整合专项监察力量,主管部门自查、实施单位倒查、职能部门审查、民生监督组专查、司法机关调查,深入一线、走村串户,通过“见人、见项目、见资金”,发现问题线索,查办违纪人员,推动问题整改。二是推行“一周工作法”。案件查办做到一周内完成线索转办、一周内完成案件初核、一周内完成案件调查、一周内完成案件审理。案情重大复杂的由分管领导提出,经案件分析会研究后可转入普通程序办理,实现快立快结。三是开展“回头看”。对已开展过专项监察的项目,但问题线索仍较集中、腐败易发多发,组织开展专项监察“回头看”,进一步深入核查问题,拓宽案源渠道。近期全州13县(市、区)通过对2014年专项监察的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资金进行“回头看”,新发现问题线索118个,已立案55件,另63个正在深入核查。
一线督导,解决压力传递不深入问题。深入一线加强督促检查,层层传导压力,州、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合力推进。一是暗访巡察。目前已开展了两轮暗访,第一轮由州纪委抽派州直部门纪检组长和委局机关干部组成6个工作组,由州纪委常委带队,分头赴县市、到乡镇、走村组,对县(市)暗访实现全覆盖。第一轮巡察后,州纪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随即再次深入一线实地暗访,随机抽查、核实民生监督工作组工作情况。二是驻点督导。督促各县(市)纪委下派业务骨干到落后型民生监督组,州纪委办案业务室主任进驻各县(市)坐阵督导,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加快消除落后型。三是约谈整改。以8月底、9月底为时间节点,未完成阶段目标任务的,由上级纪委约谈整改。县(市)阶段目标任务未完成的,由州纪委监察局主要领导或受其委托的常委约谈县(市)纪委书记;民生监督组未完成阶段目标任务的,由县(市)纪委书记约谈民生监督组组长及所在乡镇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约谈情况报州纪委监察局备案。截至目前,原34个落后型民生监督组已全部清零;全州立案8件以上的民生监督组71个,比6月底增加43个,立案最多的达24件。
(编辑:保超燕 审核编辑:邹骐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