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信息港 贵州信息港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RSS地图
首页 | 贵阳信息 | 六盘水信息 | 遵义信息 | 铜仁信息 | 毕节信息 | 安顺信息 | 黔东南信息 | 黔南信息 | 黔西南信息 | 综合信息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六盘水信息 >

产业兴 脱贫快--水城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之五

时间:2020-01-10 03:12阅读:

  猕猴桃喜获丰收。 

  “穷不兴产业穷根难除,富不壮产业富不长久。”

  2014年以来,水城县累计脱贫23.5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51%,这其中,产业扶贫功不可没。

  放眼水城大地,红心猕猴桃、刺梨、早春茶、食用菌、桃花鸡……一个个特色产业不断培育和壮大,点亮贫困群众的新希望,促进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遍布山乡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水城县以“五先五后”“四个三”攻坚法践行“五步工作法”,在广大农村掀起“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热潮,成立了猕猴桃、茶叶、刺梨等12个产业专班,按照“一产业一方案一专班”稳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以久负盛名的水城红心猕猴桃为主导产业,按照“1+N”方式,水城县调减低效籽粒玉米100余万亩,已基本建成“种植业七特七快、养殖业三大三小”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七特”指猕猴桃、刺梨、茶叶、核桃、精品水果、山桐子、红香椿,七个特色产业面积113.1万亩,其中:猕猴桃10.5万亩、茶叶8.5万亩、刺梨39.4万亩、核桃32.6万亩、精品水果20.1万亩(其中桃子3.2万亩、李子3.5万亩、樱桃3.1亩、杨梅1.2万亩、其他9.1万亩);山桐子1.5万亩、红香椿0.5万亩。

  “七快”指马铃薯、烤烟、食用菌、商品蔬菜、小黄姜、中药材七个产业,七个短平快产业面积62.41万亩,其中:马铃薯39.98万亩、烤烟8.82万亩、食用菌4850万棒、商品蔬菜基地5.39万亩、小黄姜1.75万亩、荞麦4.2万亩、中药材2.11万亩。

  “三大”指引进广东温氏集团在全县建成年出栏3000头养殖小区68个,目前养殖生猪3.4万头,已出栏1.4万头;发展水城黑山羊存栏11.02万只;发展水城黄牛养殖存栏8.16万头。

  “三小”指引进四川正鑫开展桃花蛋鸡养殖,已投养65万羽;发展中蜂产业,已建成蜂场334个,全县中蜂产业已布置蜂群3.58万箱;发展生态养鱼,已完成800亩。

  产业发展铺天盖地,技术保障不断给力。水城县组建了25支农技服务队,常驻25个乡(镇、街道办)负责农业产业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工作,每个贫困村有1名以上农业专家对口服务。

  产业花开富万家

  尽管猕猴桃采摘期已过,但在位于水城县米箩镇俄戛村的润永恒猕猴桃种植基地里,依然一片忙碌景象,数十名身着工装的当地村民正在给猕猴桃树施肥。

  “村里没有发展猕猴桃产业之前,每年秋收一过,我们就没有活干,也没有收入。现在好了,在猕猴桃基地务工,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收入增加了,日子越来越红火啰。”基地里,俄戛村村民王田飞和其他村民一样,一手提着塑料桶,一手将有机肥撒到地里,脸上满是喜悦。

  近年来,米箩镇因地制宜,大面积发展猕猴桃种植,目前全镇共种有猕猴桃36600亩,覆盖农户4612户11685人,其中贫困人口1164户3552人。村民不仅有土地入股分红,猕猴桃的锄草、施肥、修枝、采果等工序均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务工岗位。

  除了猕猴桃,占地120亩的37个食用菌大棚落户米箩镇,还有刺梨14600亩、烤烟5600亩、杨梅3500亩,蔬菜、生姜、辣椒等产业5000余亩,“这些产业全部达产后,可满足米箩镇全部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帮助群众持续增收。”镇党委书记张鹏程表示。

  在省级极贫乡镇的营盘乡,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

  鸡戏坪村桃花鸡生态养殖场,有存栏蛋鸡182000羽,日产蛋量超过15万枚。二期30万羽蛋鸡投产进入产蛋高峰期,预计每日产蛋40万枚以上,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800万元以上。

  桃花鸡养殖场不仅每年要固定拿出112万元分红,实行人岗对接,为78户248人设置了保洁员、卫生监督员等岗位,解决他们的脱贫收益,“去年,养鸡场建成后,我就一直在这里担任饲养员,每月加上加班工资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我们家已经脱贫了。”村民谢小荣开心地说。

  最偏远的花戛乡磋播村也因产业革命热闹起来,聚焦“种什么”,磋播村因地制宜将土地合理运用起来——将山上石漠化较为严重的“荒地”,用来种植刺梨;村里连片的“肥地”,留出来种植猕猴桃;山下地势平整的“水毁地”,发展种植食用菌。

  尖山组56岁的村民刘英进,曾经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还经常醉酒闹事。当初村委会试种刺梨,笃信“刺梨又不能当饭吃”的刘英进干脆当“钉子户”,坚决反对搞产业。

  村里产业发展红红火火,2018年,“转过弯”来的刘英进将6亩土地全部入股到合作社种植刺梨,每年可稳稳享受入股分红的同时,夫妻二人还到刺梨基地务工,每月能有5000元的工资。如今,种好、管好刺梨是老刘最关心的事情。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有“一颗红心走天下,万般弥意醉生活”的“弥你红”猕猴桃,有“喝着喝着,春天就来了”的“水城春”茶,有被誉为“维C之王”的刺梨圣果……一款款“凉都珍好”特色农产品,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规模,水城县农业产业从传统走向特色,从单一走向多元,农业产业实现“立体式”、“叠加式”,贫困群众找到一条精准脱贫持续增收的路子,一幅美丽的特色产业画卷缓缓展开。

  秉承“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水城县围绕猕猴桃全产业链开发,以“三变”改革为驱动,通过村企联合、产业连片、基地连户、股份连心、责任连体“五连模式”,建立猕猴桃产业持续发展和利益联结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大力推进产业精准扶贫,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农民群众富起来。

  全县已建成猕猴桃基地10.4万亩,覆盖18个乡镇63个行政村,覆盖农户3.52万户13.38万人,其中贫困户7210户24100人,猕猴桃产业已成为全方位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和贫困户有效脱贫的“火车头”和示范样板。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离不开“三变”改革的引领。

  连续三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三变”改革,通过“企业以资金、技术入股,农民以土地、劳力入股分红”等方式,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确保贫困户利益,推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三变”改革农业产业利益联结农户10.35万户38.53万人,其中精准联结贫困户24652户91700人。

  目前,全县支付土地入股分红金17152万元,4.2万户16.38万人(其中贫困户0.43万户1.6万人)参与土地入股,户均实现年增收1200元以上。农户(贫困户)在产业基地务工收益11800万元,解决4.8万人就业(其中贫困户2.2万人),人均每年可增收2458元。

  产业有发展、技术有保障、农民能增收,随着水城县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一幅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新农村画卷在水城县大地上徐徐展开,一条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从脚下伸向远方,贫困群众共同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梦想越来越近!

  (记者 颜春匀 晏华超)

上一篇:水城县市场监管局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下一篇:六盘水市财政局发挥职能推动全市禁毒工作开展
本栏随机推荐新闻
·六盘水市财政局发挥职
·六盘水市:“大抱团”
·水城县董地村:路通业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中心
·六盘水市出台方案明确
·六盘水市教育局专项整
·富德生命人寿六盘水中
·城管、小摊贩“面对面
·下周,六盘水牂牁江迎
·六盘水市召开工业园区
·六盘水水城县倮么村高
·中煤科工重庆设计院专
·六盘水工电段:技能比
·央视《探索·发现》栏
·六盘水市钟山区:居民
相关新闻
·钟山区保华镇:养殖梅
·六盘水市政府与省农科
·水城花戛乡的新鲜事:
·水城县尖山街道用脱贫
·六盘水市钟山区:居民

友情链接
贵阳信息 | 六盘水信息 | 遵义信息 | 铜仁信息 | 毕节信息 | 安顺信息
蜀ICP备12011354号-2 Copyright © 2014-2018 贵州信息港 版权所有.